世強
                                          機器人技術

                                          協作機器人為何“火”的任性?

                                          轉載 :  zaoche168.com   2022年09月22日

                                                  據MIR睿工業數據顯示,2021年,在國內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的步伐下,中國工業機器人出貨量突破25萬臺,到達歷年來最高點,其中,協作機器人出貨量翻倍增長,同比增速達108.5%。
                                                  近年來,機器人賽道日益紅火,今年以來的協作機器人領域更是迎來融資熱潮。國產廠商加速崛起,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協作機器人領域的融資金額高達40億元,包括遨博、艾利特、珞石、非夕等一眾知名企業,其中近半數為數億元大額融資。7月20日,國內協作機器人廠商節卡更是完成了領域內迄今單筆規模最大的股權融資,其D輪融資金額達10億元。按照數據推算,今年協作機器人領域融資總額有望達百億級別。


                                          圖源:遨博機器人

                                          協作機器人“新勢力”強勢來襲
                                                  不同于傳統工業機械臂的“大塊頭”,協作機器人輕巧靈便,可以根據末端執行器的不同應用在不同領域。在過去不久的2022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會展更是單獨設立了“協作機器人新勢力”展區,這是全世界首次融合多家協作機器人進行展出,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
                                                  在眾多人的印象中,協作機器人的工作場景應該是在工廠里擰螺絲,但在世界機器人大會的展臺上,協作機器人卻應用在了餐飲、零售、教育、醫療健康等眾多非標準化場景中。協作機器人的核心定位,在于成為人的助手,幫助人們完成工作中一些簡單重復的事情,以達到降低整體用人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比如在手術場景中,協作機器人可以替代護士,在主刀醫生需要的時候及時遞上手術器械;亦或者在車輛檢修的過程中,為工人適時地遞上工具。


                                          圖源:艾利特機器人

                                                  更多時候,協作機器人能夠獨立完成許多事情,比如在協作機器人品牌艾利特的展臺上,其與AI餐飲聯合推出的煎餅果子機器人就能實現從從倒面糊、攤餅、撒蔥花再到折疊裝袋的一整套流程。遨博智能的按摩機器人甚至還能根據人的呼吸頻率進行貼身的按摩理療服務等。

                                          中國在協作機器人領域有望帶動全球市場節奏
                                                  說個冷知識,協作機器人其實是個“95后”。最早在1996年,美國西北大學的兩位教授J. Edward Colgate和Michael Peshkin提出了協作機器人概念,然而,世界上第一款協作式機器人卻不在美國誕生。
                                                  2008年,丹麥優傲公司研制的UR5協作機器人交付使用,這讓任何人操作機器人手臂成為現實。之后在2012-2015年間,國外協作機器人品牌風起云涌,美國Rethink、德國庫卡、瑞士ABB、日本發那科、日本安川等公司相繼推出,此時的國內市場還處于早期階段。
                                                  不過在2015年之后,國內機器人廠商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脈”,率先走起了花路。以思靈、珞石、非夕等為代表的企業,將力控技術用于機器人柔順控制中,引領了第二代協作機器人的快速發展。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起步較晚的國產機器人,也通過創新技術的運用,在協作機器人領域完成了彎道超車。據《2022年中國協作機器人技術發展報告》顯示,2021年,國產協作機器人在中國的占有率超過90%。2022年上半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同比增長1.5%,在整體市場增長疲軟的態勢下,協作機器人的增速卻遠高于市場平均增速及其他機型,同比增長達22.2%。隨著國產協作越來越成熟,技術也逐漸接近外資,疊加較為激進的市場策略,2022年上半年外資廠商在汽車、3C行業受到了國產較大的沖擊,市場占比出現下滑,協作機器人已經成為中國機器人勢力的代表,中國在協作機器人領域更是有望帶動全球市場節奏。


                                          圖源:珞石機器人

                                                  狂歡之后,資本終究會重歸理性。但對于機器人產業而言,核心技術才是硬實力,市場的波動只是階段性問題,只要人口紅利消退的趨勢沒有改變,機器人仍然前途光明。
                                                  風物長宜放眼量,機器人的新周期,或許就在寒冬之后開啟。
                                                  而身為擂主的我們,穩住,就能贏。

                                          標簽:協作機器人 我要反饋 
                                          專題報道
                                          【更多】
                                          2023010期周報
                                          2023010期周報

                                          近期,華為下場造車的新聞不斷發酵,為了回應外界的猜疑,華為再次發布了關于汽車業務...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8X国产精品免费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在线观看|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两个人日本免费完整版